企业债务追讨可以从商务和法律两个层面采取多种方法,同时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,以下是具体内容:
追讨方法
商务方法
直接沟通协商:企业可先与债务人直接接触,就债务履行的期限、方式、数额等进行磋商。了解其欠款原因,表达催款意愿,尝试协商出双方都能接受的还款计划,如延长还款期限、分期还款等。协商过程中注意保留邮件、短信等沟通记录。
书面函件催收:若口头协商效果不佳,可发送正式催款函,明确欠款金额、还款期限、违约责任等,以正式的书面形式向债务人施压,同时保留函件发送记录,作为诉讼时效中断的证据。
索要确认函和付款计划:要求债务人出具书面确认函,确认欠款事实和金额,或制定书面付款计划。这既能给债务人留下深刻印象,也为后续可能的法律追讨提供有力证据。
采取商业惩罚措施:包括停止供货,给债务人施加压力,促使其还款,同时也是降低信用风险的手段;以及按照销售合同约定,对逾期账款收取利息,以弥补企业的损失,增加债务人的违约成本。
法律方法
调解:可向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第三方调解机构提出书面调解申请,由专业调解人员协助双方沟通协商,促成还款协议。若达成协议后债务人反悔,债权人可向法院起诉,请求判令对方履行调解协议。
仲裁:如果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,或事后达成仲裁协议,那么可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。仲裁具有一裁终局、保密性强、费用相对较低等优点,能迅速解决纠纷,且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,可申请强制执行。
诉讼:对于复杂、难以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的债务纠纷,可向法院提起诉讼。起诉前要准备好充分的证据,如合同、发票、送货单、转账记录等,同时要注意诉讼时效。若担心债务人转移财产,可在诉前或诉中申请财产保全。法院判决后,若债务人不履行判决,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
申请支付令:如果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明确、合法,符合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,且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等条件,可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。债务人在收到支付令后十五日内未清偿债务或未提出书面异议,债权人即可申请强制执行。若债务人提出异议,则需通过诉讼程序解决。
注意事项
保留证据:务必妥善保存能够证明债务存在和金额的各种证据,如合同、发票、发货单、对账单、往来函件、聊天记录、电话录音等,这些是追讨债务的关键依据,能增强企业主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。
关注时效:我国民事诉讼的一般诉讼时效为三年,企业要及时行使权利,在诉讼时效内采取追讨措施,避免因超过时效而丧失胜诉权。如有中断时效的情形,如向债务人主张权利、债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等,要保留相关证据,以便重新计算时效。
了解对方资产状况:在追讨债务前,尽可能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债务人的资产状况,包括房产、车辆、存款、股权等信息,为可能的财产保全和执行工作做好准备,提高债权实现的可能性。
合法追讨:企业追讨债务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,不得采取威胁、恐吓、暴力、非法拘禁等违法手段,否则不仅无法收回欠款,还会使企业面临法律风险,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。